“见证蓝谷”媒体大v行走进“蓝谷1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 领略海洋科研实力

2024-11-16 20:31:43 admin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24日讯 2021年是见证蓝谷“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媒体青岛市“项目落地年”。青岛蓝谷作为“项目落地年”首批项目集中地,行走取得了丰硕成果。进蓝近海为及时传递青岛市“项目落地年”最新成果,谷号见证项目落地的测试新成就,增强政企交流,科研科研11月23日,平台由青岛市委网信办指导,领略青岛蓝谷管理局、海洋青岛市中小企业网络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实力“见证蓝谷”媒体大v行活动举行,来自中央、见证蓝谷省、媒体市媒体,行走自媒体及青岛市中小企业代表共计40余人走进蓝谷,进蓝近海实地探访蓝谷高质量发展成果。

  当天,活动走进“蓝谷1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感受海上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领略“蓝谷1号”对海洋科研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

  11月23日一早,采风团的成员们从青岛蓝谷鳌山港码头坐快船,向着蔚蓝的大海进发。船行大约15分钟左右,大家便能清晰看到矗立在大海之中的“蓝谷1号”——四根巨柱托住一个方正的三层平台,平台底部离海面有七八米,一侧是四层回转楼梯,供上下使用。在青岛蓝谷海上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采风团登上“蓝谷1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平台上有一个如两个篮球场大的开阔场地,场地两侧各有一排房间,一侧房间上面是可供休息瞭望的大平台,另一侧房间上面是成排的太阳能电池板。

  “这里有最真实的海洋环境,测试仪器获取的数据自然就很真实。很多水下仪器宣称能应对1.5米每秒的海洋流速,但真放到海里,一下就被冲跑了。原因就是它们是在室内模拟的环境里试验的,和真实的海洋环境相差太多。”谈起做近海测试科研平台的初衷,青岛蓝谷海上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采风团成员介绍说,蓝谷正在全力推动建设国家海洋科学城核心区,大量涉海科技成果急需转化,而真实的测试环境比较难找,很多科研院所和海洋方面的专家,有科研试验的需求,所以就有专家建议,能不能打造一个海上试验平台,为科研企业服务,还能产生效益。于是,青岛蓝谷管理局当起了“红娘”,牵线搭桥,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海上测试平台建设。就这样,“蓝谷1号”诞生了,它的核心功能包括海洋装备测试、海上科学实验、近海数据服务以及海洋科普研学服务等,能满足绝大多数海上测试和试验任务需求,确保测试数据的真实性,为科研企业服务。

  “平台可以为涉海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海洋测试服务和数据产品,协助创新海洋装备解决由样机到产品最后一公里测试能力不足的问题,” 青岛蓝谷海上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在测试平台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未来他们还要布局小型科考船,“动起来,做一些远端的试验,围绕平台,动静结合。”

  海上测试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将从单一的空间服务,向制定行业标准迈进;从解决装配产品的测试“最后一公里”到实现试验仪器、方法、流程的标准化,冲击高新技术企业转变。比如海洋传感器类、水声设备,可以通过试验数据,建立产品的测试标准,为企业产品提供测试资质。

  “茫茫大海中,本以为在海上搞科研会特别艰苦,但这里却对科技工作者十分友好。”采风团成员们纷纷赞叹道。 记者了解到,“蓝谷1号”除了功能强大外,科研环境处处体现着对科学的尊重和对科研人员的亲和,平台设有像酒店标间一样的房间,专供科研人员居住。为方便平台上的人员使用手机与岸上、平台内部间进行通讯,平台配置一套手机信号中继放大系统,可有效减少室内、走廊、舱室的手机信号盲区,并配备有一套网络WIFI系统,覆盖平台上生活区域及室外甲板区域。此外,平台上还配有甲板吊车、柴油发电机、两个实验室、立体剖面监测系统、人员安防定位系统等主要配套设施。对此,不少媒体、企业嘉宾表示,这不仅为海上科研人员提供了舒适优越的工作环境,而且提升了科研工作的研究成效,为测试平台未来的发展筑牢根基,可谓是面面俱到。

  据介绍,自功能区改革以来,蓝谷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通过激活市场力量,持续搞活创新生态环境。“蓝谷1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就是市场化思维结下的硕果。作为共享平台中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队”成员,完全由社会化力量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是青岛市目前唯一一个市场化运营的海上科研测试平台。

  “蓝谷1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的投入使用,将有效满足创新装备成果样机到产品整条研发链试验需求,是对青岛现有测试平台的有益补充,对蓝谷乃至青岛海洋技术装备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 文章

    39

  • 浏览

    42118

  • 获赞

    43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