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课”背后是大学精神的“迷醉”

2024-11-16 19:08:12 admin

  中国计量学院有一门“酒文化”选修课,品酒课很受大学生青睐。背后一堂课主讲老师准备了5款洋酒:干白、大学的迷桃红、精神西班牙和美国产的品酒课干红,还有一支香槟,背后加起来一共有16瓶。大学的迷下课时,精神记者看到不少同学都是品酒课脸红红地走出教室。(11月25日《钱江晚报》)

  真是背后应了那句老话: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大学的迷相比国内一些高校开设的精神围棋课、爱情心理课、品酒课爬树课,背后中国计量学院的大学的迷这一门“品酒课”直接“秒杀全场”。虽然报道中提及“品酒课很受大学生青睐”,但舆论对此普遍表示担忧和质疑。或许,我们有必要追问,如果真的是“品酒”,有必要一节课齐刷刷喝掉16瓶吗?这些正宗的洋酒究竟从何而来,又是谁在为此买单?

  流氓其实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生活中,任何事情只要贴上“文化”的标签似乎就显得高人一等,无懈可击。然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文化”并非一个框,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面对采访,开设“酒文化”课的杨老师认为“酒里有很多文化”,并坦言“学生经常问我,聚会的时候该怎么点酒,什么菜配什么酒,送人选什么酒好,去法国旅游该买什么酒……”恕我直言,实在看不出这样的“酒文化”课里究竟有什么文化,有的似乎只剩下大学生功利浮躁的心态和大学精神的迷醉。

  德国现代大学之父洪堡认为,“大学不仅是传统的教育机构,而且是科学研究的中心。它总是把科学当做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来看待,它因此也总是处于研究探索之中。”而美国著名教育家弗兰克斯纳也说,“大学是全心全意献身于发展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和培养人才,并尽量努力向高水平看齐的特殊组织。它不是一个温度计,不必对社会每一流行的风尚都做出反应。”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大学似乎并不懂得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责任,越来越由“真理的圣地”堕落到职业培训的深渊——哪个行业热门就依样画瓢开个专业,社会上什么流行就来学习什么,逐渐丧失了对人个性的锤炼和对知识真理的探索精神。

  这么说,并不是要一味否定大学课程的创新,而是指出现阶段大学教育的任何尝试都要把握好度。不能老是赶社会的时髦,追潮流的脚步,而是要有自身清醒的价值判断和精神底线。如果说围棋课的开设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爱情心理课的兴起是要给人一个健康的爱情观,爬树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团队协作和生存技能,那么,“品酒课”的开设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高雅却“花瓶”的饮酒姿态还是所谓良善的人际交往,抑或如网友所言“为考公务员当官做准备”?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在今天,南开大学做出决定,“今后将在校务委员会中设立学生席位,让学生参与‘治学治校’”。无意做对比,却又逼着人去反思不同学校对待学生和学术的不同态度。个人认为,饮酒的确有讲究,但可以通过生活经历和其他渠道来学习,不用专门开设一门课来讨论和探索。“品酒课”的背后是大学精神的迷醉,这股风需要及时得到“刹车”。

责任编辑:hdwmn_zhj

友链


  • 文章

    1371

  • 浏览

    453

  • 获赞

    764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